老人摔倒扶不扶,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看法?

“老人摔倒扶不扶”这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,社会公德提倡我们尊老爱幼,看到老人摔倒,不去扶一把,这个确实良心上有所不安,和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严重不符,单从道德角度讲,见到老人摔倒要扶。但是很多老人被扶后被讹上,甚至有的人倾家荡产,损失惨重,这样的事频繁发生。不扶老人良心上不安,扶了老人风险不可控,收获的可能是一句感谢,也有可能是巨额索赔。你对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看法呢?

法律上,见死不救可能犯罪,它是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,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,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一种情况,即应该做、也能够做,而没有做的情况。但普通人对非自己赡养的老人是没有这样的义务,也没因为不扶老人而被判刑的先例。所以我们从法律上找不到“老人摔倒扶不扶”根据,那么剩下来的衡量标准只有社会公德。

很多人讲现在的社会风气,对于普通来人说,理性的选择是不要逞英雄,因为做英雄的风险成本高,但是收益性低,如果一旦遇到碰瓷的,遇到对方老人讹上或者家属讹上,要遭受很大的精神伤害和财产损失。如果老人和家属都是好人,那么你可能得到一声谢谢。从这个角度看,扶老人这个事情风险性和收益性是不对称的。

引起全国轰动一时的案件有,南京彭宇案、广东吴伟青案、天津王秀芝案……如果一旦被对方讹上的话,除非你提供充足的证据和证人,尤其是公安交警、视频监控之类的,那么你可以轻松脱局。但是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,再无辜也没有用,在法院判决的时候,基本上你一定会被判部分赔偿,因为弱者强势。

我们所受的教育是正能量的,课本从小就教育我们去扶老奶奶过马路。如果你的孩子就在你面前,你要不要去扶老人?你的父母也是老人,你也会成为老人,如果今天你不去扶别的老人,又怎么奢求别人来扶你的亲人和你自己。

我们呼吁社会正能量,对于力所能及、没有伤害的善举一定要做,对于超出自己能力的行为,比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跳水救人。对于扶不扶老人这种,就需要自己衡量,最好求助公安交警、如果确实来不及也要留下证据和证人,以防因为善良而遭到伤害。我们呼吁摔倒老人和其亲属,如果老人没有受到伤害,不要装病讹人,确实受到伤害也要公正对待,不要让好人被冤枉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新闻中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llnw.com/a/1583.html

(3)
上一篇 2022-03-14
下一篇 2022-03-19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