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河南农业大学官方消息称,在120周年校庆期间,该学校职工王泽霖老教授为学校捐款300万,资金用于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。这笔钱的来源是其所获得的“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”的奖金。
从各方面了解,王泽霖教授生活上一向非常的“抠门”,生活上非常节俭,不怎么花钱。除了这笔巨额的捐款外,早在两年前,王泽霖教授将毕生科研成果转化费8208万元捐给学校,用来建设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(P3实验室)。
根据百度百科介绍,王泽霖教授出生于1942年1月出生,江苏苏州人,曾担任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所长,职称是国家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曾以个人名义发表论文80多篇,获专利3项,新药证书12个,曾任农业部禽流感诊断专家、河南省政府参事,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。1993年被评为全国教学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,2019年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。
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禽用高效浓缩多联疫苗的研制,建立了多联高效浓缩疫苗研发技术平台,筛选和培育了一系列适用于禽用联苗研发的优良毒株,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养禽业的疫苗免疫效力低下的难题,所创制的12个新兽药产品在国内16家著名生物制品企业规模化生产,成果转化率100%。被美誉为“给中国鸡宝宝撑起了国产保护伞”,这些成果转化价值正是捐款8208万元的来源。
面对采访,王泽霖教授讲:“我已经老了,但是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,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价值。”,他舍不得买好衣服穿“我一辈子当马医生、猪大夫、这几十年是给小鸡看病的,我穿那么好给谁看?关键是耽误干活啊”。他所说的也正是他所作的,根据学生称,目前曾经有机会身价过亿的王泽霖教授至今仍住在几十年的旧楼中,骑着电动车往返于新老校区,他说“骑车可以看看大好风光,也是一种锻炼,挺好”
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评论说“为人师表”、“太令人尊敬了”、“高风亮节”、“令人钦佩”、这样的人,才是我们新时代年轻人应该追的明星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我是潘奶奶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llnw.com/a/65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