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日《求是》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为“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”的文章,题为《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》,提到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总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。
近些年来,受经济压力、抚育成本、反复疫情等不良因素的影响,我国出现生育意愿走低,人口增长五连降的现场,导致中国总人口将进入负增长,2021年中国的净增人口仅48万,还不到三年前(2018年中国净增人口530万)的十分之一。
一方面是我国生育水平持续走低,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.3以下,2021年调查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、00后生育意愿仅为1.54和1.48。另外一方面是老龄化程度加深,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(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%)。
我国的家庭结构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,家庭开始小型化,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.62人,较2010年减少了0.48人,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,这将不利于我国的人口均衡发展。
专家预测大概在今年或者明年,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,随后进入负增长,这不是周期性的,而是一种长期趋势。经济负担重、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,已经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原因。要想提高生育率,必须在住房、教育、医疗、就业、税收、社保等方面向生育子女的家庭给予补贴。
同时,还需要注意养老方面压力同样不能小觑,子女少,老人多,社会抚养比增高,就需要把更多的生产资源用于提供卫生、医疗和养老服务,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求。
你觉得女性的生育意愿还能拉回来吗?我国人口还能实现正增长吗?
原创文章,作者:席梦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llnw.com/a/6648.html